2月20日,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文简称《措施》),措施共23条,从餐饮、文旅、银发、托育、会展、体育、家居家电消费等多个领域划出重点炒股杠杆配资靠谱吗,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南都湾财社注意到,《措施》提到,要扩大养老托育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通过改建、扩建或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托班,鼓励各地发放“惠民托育券”。措施还提到要进一步做好演唱会审批工作,发展房车露营、低空观光等新业态消费。
扩大潮州、顺德“世界美食之都”效应
《措施》指出,发布“广东美食地图”,推出四季美食旅游精品线路,扩大潮州、顺德“世界美食之都”效应,鼓励知名餐饮品牌在省内设立总部、首店、旗舰店,举办首发首秀活动。发展夜间餐饮、休闲餐饮等特色餐饮集聚区。
依托乡村旅游美食点,因地制宜打造“美食名镇”“美食名村”。引导餐饮门店提升适儿化服务,推动建设一批儿童友好餐厅。开展“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
同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依法依规采取自营、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房屋,发展乡村酒店、客栈民宿。深入开展旅游饭店、乡村酒店(民宿)等级评定工作,创建一批星级酒店,培育一批高品质民宿品牌。
鼓励各地发放“惠民托育券”,幼儿园开设托班
《措施》还指出,要扩大养老托育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开展适老化改造,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推广便捷可及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打造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将老年产品和服务纳入促消费政策范围,积极推荐申报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
依托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加大对粤港澳“一程多站”线路产品宣传推广。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对车厢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
同时,探索建立托幼一体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通过改建、扩建或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托班,新建幼儿园可配置适当比例的托班,探索推动国有企业参与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地发放“惠民托育券”,增加专业托育资源供给。
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关于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和配置要求,因地制宜推进我省既有住宅社区补齐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短板。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养老托育项目和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严格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鼓励职校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提高办学能力,面向劳动者培训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支持各级各类学习成果认定转换。通过非学科培训机构和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提供的课程购买服务,补充学校无法提供的课后兴趣类拓展课程。
做好演唱会、音乐节审批服务工作
《措施》还指出,要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教育培训等消费高品质发展。
一方面,实施“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推动文化场馆、新型演艺空间发展,鼓励在商业场所改造增设一批小剧场,提供小型音乐会、话剧、音乐剧等多样化演出服务,鼓励沉浸体验、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等新业态发展。
鼓励兴办特色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创商店,推广主题文创产品、特色非遗产品、旅游纪念品。充分挖掘非遗代表性项目,加大“粤剧”“岭南古琴艺术”“粤曲”“广东醒狮”“英歌舞”“粤北采茶戏”“龙舟”“武术”等岭南文化策划推广力度。
进一步做好演唱会、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审批服务工作。加大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纪录片、动画片和广东省原创网络视听精品项目、微短剧扶持力度,加快电视频道高清、超高清建设。
发展房车露营、低空观光等新业态消费
在文旅方面,持续推高“请到广东”系列文旅品牌网络热度,办好广东文旅推介大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文旅活动。擦亮“粤夜粤美”夜间文旅品牌,引导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创新发展。壮大“+旅游”等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消费市场,支持A级景区、博物馆、美术馆积极引入餐饮、演艺、研学等消费业态,发展房车露营、低空观光等新业态。
推动旅游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支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乡村旅游重点镇村、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村创建A级旅游景区,深挖红色旅游潜力。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丰富过境旅游产品。推动航空公司增加国际航线航班,丰富邮轮游艇旅游产品。增加多语种标识,进一步提升外籍人员来粤旅游便利度,扩大多样化支付服务和入境游宣传。
支持盘活闲置的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
在体育消费方面,抓住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二届残运会、第九届残特奥会机遇,持续推进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升级改造和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
各地结合实际发布既有闲置场所清单,支持盘活闲置的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依规进行改造,多渠道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社区体育综合体)、健身广场(多功能运动场地)、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室内综合健身康体场地等便民体育设施,鼓励各地和社会力量申办或引进有影响力的国际顶级赛事和区域赛事,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推出体育“国潮”新品。办好广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粤港澳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
鼓励开发中医药食同源产品,深圳将打造“医美之都”
支持商业楼宇、综合体、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等引进微型健身房、健康食品超市、养生驿站等。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新型服务业态,推动临床心理服务县(市、区)全覆盖。支持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升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等服务水平。
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发展重点人群特色健康服务,持续推进全生命周期妇女、儿童保健特色专科建设。鼓励开发中医药食同源产品。支持深圳打造“医美之都”。
支持社区临街沿路店面提供养老、助餐、托育、家政服务,激发民生消费潜能。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充分利用社区闲置临街沿路店面,补齐社区居民生活和日常消费需求短板,在居民家门口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快递、维修、洗染、康养、健身、娱乐等服务业态。
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智能家居跨界融合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与养老、托育、餐饮、家政等企业开展合作,发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工作,大力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市支持居民更换或新购绿色智能家居产品,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支持智能家居跨界融合发展,培育提供改造设计、定制化整装等一站式、标准化产品和服务的龙头企业。
积极推进绿色消费。鼓励各地市持续推进“绿色商场”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绿色家电、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等应用推广活动。
引导电商企业、快递企业优先选购使用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更多采用原箱发货,大幅减少物流环节二次包装。积极发展家电、消费电子产品和服装等二手交易,鼓励闲置物品共享交换,加强废旧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
推进电子竞技、自提柜等新业态布局,支持办展
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发展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景区等消费新场景。推进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无人零售店、自提柜等新业态布局,支持直播电商平台创新虚拟主播、3D直播间等带货模式和场景,联动社区、商圈实施精细化运营。
积极申报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推动应用智能感知设施、5G+XR、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拓展信息消费应用场景。持续推动广州市番禺区、深圳市龙岗区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工作提质扩面,适时推荐申报第二批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城市。
支持餐饮、家政、养老、旅游、体育等与服务消费相关领域市场化办展,打造消费领域品牌展会。举办汽车展、家居展、宠物展、动漫展等,鼓励参展企业首发产品或服务。用好广交会、高交会、文博会等展会带动效应,鼓励各地充分利用会议、展览、赛事等活动人流,带动当地吃、住、行、游、娱、购消费。积极参加进博会、服贸会,吸引更多国际知名企业投资、更多服务业态落地。
此外,《措施》还从营造良好服务消费环境、加强政策及金融支持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炒股杠杆配资靠谱吗